中新网5月27日电 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厅长史卫忠今日介绍称,2018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5.42万人,起诉6.76万人,成功指控了米脂砍杀学生案,携程亲子园、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等一批社会高度关注的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使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制裁。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5月27日,最高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年来检察机关推动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情况。
史卫忠指出,推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机制建设,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首先,探索涉罪未成年人精准帮教机制。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坚持宽容不纵容,2018年以来到今年4月份共对罪行较重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3.89万人,起诉3.17万人,保持必要的司法惩戒;对涉嫌轻微犯罪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坚持依法从宽处理,不批准逮捕1.27万人,不起诉1.42万人。
更加严格规范地落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程序,2018年以来共作出附条件不起诉8187人,帮教考察期满后不起诉4700人,起诉238人。推行心理干预、亲职教育等科学帮教手段,依靠专业力量开展精准帮教,案件办结之后坚持跟踪帮教,确保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
史卫忠强调,其次,推动建立罪错未成年人临界预防机制。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和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四川资阳、上海浦东等地检察机关借助信息化、大数据手段,从高危未成年人信息化、网格化、社会化、专业化预防帮教着手,打造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未成年人临界预防、保护处分工作模式。
史卫忠表示,今年4月,“贝蕾关爱课堂”还成功对流窜盗窃的4名外地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进行了帮教。最高检已经把建立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制度列入五年检察改革规划,目前已经启动相关调研工作。
推动健全完善重点青少年群体管理服务工作。重庆等地检察机关在参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针对涉嫌黑恶犯罪未成年人中闲散未成年人居多,“学历低、年龄低、认同感低”的特点,分析认为除了家庭、个人问题外,相关部门督查、管理不到位、社会引导缺位也是重要原因。因此向公安、教育行政等部门等发出检察建议,推动加强重点部位防控,健全学生学籍管理机制,严防辍学肄业或被劝退开除的学生被黑恶犯罪势力拉拢,共劝返失学辍学学生1569人,从源头上减少未成年人涉黑恶犯罪的发生。
再者,惩防结合,刑民并用,推动健全完善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惩防工作机制。一是推行专业化办案机制,准确有力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有效保护救助未成年被害人。最高检推行由专门的未检检察官办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同时对齐某强奸、猥亵儿童案等典型案例进行整理,下发第十一批指导性案例,进一步统一办理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法律适用和证据审查标准。
2018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5.42万人,起诉6.76万人,成功指控了米脂砍杀学生案,携程亲子园、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等一批社会高度关注的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使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制裁。
同时,检察机关还推行“一站式”办案救助机制,采取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办案方式,避免给未成年被害人造成二次伤害,并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心理干预、医疗康复等救助,尽力帮助他们和家人渡过难关,让他们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支持、关怀。
二是牵头建立健全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和及时发现机制。在上海闵行、浙江慈溪、江苏淮安、广东广州花都等地探索的基础上,上海市检察机关在党委政法委的支持下,联合16家单位建立了全国首个省级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库和入职查询制度,以防止有性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前科人员从事与未成年人密切接触的行业。
史卫忠表示,2019年3月,湖北省检察院联合教育、公安等部门出台首个省级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强制报告制度,规定了教育、医疗、救助管理及福利机构、村(居)民委员会及其工作人员的强制报告义务。制度下发不久,就有相关人员报告了一起案件线索,并据此破获一起性侵多名未成年人的严重犯罪案件。性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信息库和入职查询制度也已被最高检列入五年改革规划。
三是推动加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易发多发行业和领域的管理。为从源头上减少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发生,全国检察机关共就加强未成年人密切接触行业和领域的行政管理发出检察建议1973份,就治理营业性网吧、娱乐场所和宾馆等违法接待未成年人问题发出检察建议1186份。
四是加强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维护未成年人群体合法权益。2018年1月,根据最高检部署,17个省份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未成年人刑事执行检察、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试点工作,试点期间在涉及未成年人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领域,共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97件,提起公益诉讼8件。对其他侵害众多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问题发出检察建议711件,支持起诉9件。